傳遞友愛 共享關愛——涿鹿中學新德育行動“魚仔游戲”紀實 | 來源: 點擊數:11000次 更新時間:2016-6-15 16:16:54 | 新德育是關愛型德育,是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,構建自治、共治、法治、德治、善治五位一體的新班級的重要推動力,是實現主體性喚醒、正能量傳遞、全人格培養的重要實現方式。
本學期4月初,涿鹿中學在全面引入、推動“新德育”教育過程中,全面實施北京市海淀區實驗中學鄭光環老師首創的新德育活動——“魚仔游戲”。通過“魚仔游戲”的實施,涿鹿中學希望在全體同學之間創設一種傳遞關愛的情境,利用角色扮演讓同學們真實體驗關愛與被關愛、奉獻與獲得、肯定與提醒,構建一種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和生生關系,從而實現“愛的教育”和“自我教育”的有機統一。
全班同學和班主任共同組成一個大家庭。通過匿名抽簽的方式,每一位同學抽一個“魚仔”,即每位成員都是另一位同學的“魚爸”或“魚媽”,同時也是某位同學的“魚仔”。在游戲中,每位成員必須嚴格保守“秘密”,抽簽后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“魚仔”是誰,但不知道自己的“魚爸”或“魚媽”是誰。游戲中,“魚爸”或“魚媽”對自己的“魚仔”負有關愛、照顧的責任,每天要細心觀察自己的“魚仔”,及時發現他(她)在生活、學習、心理上的動態,并用便簽條寫下自己的關愛、提醒、要求、鼓勵,貼在教室指定區域;“魚仔”也可以將自己對“魚爸”或“魚媽”的感謝或建議貼出。一段時間后,全班舉行“親子相認”,評出“最幸福魚仔”和“最有責任心的‘魚爸’(魚媽)”。
活動開始,同學們熱情空前高漲,爭著抽簽,很緊張地打開紙條,臉上流露出神秘的微笑。第二天,教室的指定區域便貼滿了花花綠綠的便簽條,幾乎每一位走進教室的同學都走過去仔細地觀看貼在墻上的“關愛條”。被關注的同學或歡舞雀躍,或興高采烈,沒被關注的同學則低頭沉默。每當一張“關系條”被貼上時,大家便擁上前去,渴望發現屬于自己的關注。
“今天的你努力了嗎?今天看著你很困,不要睡覺,要努力地學習呀!加油!琳寶寶”
“今天表現挺好,英語課挺積極,,繼續加油!”
“怨我,怨我,今天沒有好好觀察魚仔,很不稱職。你坐在角落,我看不到你,你也要在課上多多表現!
“你一直在看小說,如果語文能考高分也就算了,如果考不了,就得多下點功夫,多學點,到高三就真的來不及了,好好努力!”
“哈哈,發現你把離書近這個壞毛病改了,我很是開心呀,不愧是我滴寶寶!”
“哈哈,謝謝可愛的魚媽,我會努力的,您要一直關注我呀!”
……
在“親子相認”儀式上,期待已久的秘密終于揭曉了,同學們高興地擁抱在一起,一些“魚寶寶”還為自己的“魚爸”(魚媽)送上一份小小的禮物。那一刻,幸福洋溢在每一位同學臉上,愛充滿了每一位同學心間。
“魚仔游戲”開展一個月的時間里,班級的進步非常明顯。班級衛生狀況明顯好轉;上課睡覺、不認真聽講的現象明顯減少了;課堂質疑、探究、展示更加積極主動;同學間的矛盾逐漸減少了;同學們的成績穩步上升……
涿鹿中學楊景丹副校長表示:“在這個新時代中,孩子們最不缺的就是愛,可是,我們的孩子會愛別人嗎?懂得被關愛嗎?為了培養孩子們有顆‘有愛’的心,我們開展了‘魚仔游戲’。在這個游戲中,每個人都在關注別人,同時也被別人關注,所有人都融入其中,包圍在關心自己,關愛他人之中?鞓、互助、幸福的正能量時刻傳遞著,一個大家庭由此真正和諧地凝結在一起。
小游戲蘊含了教育的大智慧,小游戲體現了愛的關懷和正能量的傳遞。通過“魚仔游戲”,孩子們得到了關愛,學會了關愛,收獲了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,收獲了指引我們前行的正能量。
| 【刷新頁面】【加入收藏】【打印此文】 【關閉窗口】 | 上一篇:涿鹿中學開展“關注安全,珍愛生命”為主題的三階段四環節主題班會 下一篇:涿鹿中學舉行“新德育正能量傳遞培訓會” |
|